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国都基于自己的实践经验对装甲机械化战争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一些国家认为坦克的出现使得大规模的快速机动作战成为了现实,完全可以颠覆一战的堑壕战模式,另一些国家则以为坦克的出现虽然会严重冲击堑壕战,但是不至于完全颠覆。只要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堑壕的防御火力及防御体系,坦克就会在强大的防御面前失去作战能力。在这两种观点中最鲜明的代表国家就是德国和法国,同样是面对新兴的装甲战,德国人一边不断地研制性能更加先进的坦克,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探索更加先进的作战理念,尽可能的让其具备更加强大的威力。而反观法国,则把心血全都用在了“马奇诺防线”上,完全没有认识到具有快速机动能力的坦克在未来的重要性。
▲夏尔B1坦克M3格兰特坦克
对于那个时期的大规模装甲战拥护者来说,使用坦克的最终目的就是突破对面的防线,所以坦克的各个指标的取舍几乎都是为了突破防线而具体量化的结果。坦克的任务是消灭敌方装甲目标,并突破敌方的防御阵地,这就意味着坦克既要有反装甲能力,还要有支援步兵作战的能力。受到早期火炮技术的限制,小口径、高初速、小体积的火炮很容易安装到坦克上,不过这样一来坦克支援步兵作战的能力就大大降低了。于是就出现了两种设计方案,一种就是尽可能的将两种能力结合到一起,比如法国的夏尔B1和美国的M3格兰特,另一种就是干脆制造两种坦克,一种反装甲,于是就有了三号坦克;一种支援步兵,于是就有了四号坦克。直到后来坦克炮技术的进步以及坦克的越造越大才解决了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