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航导弹如何成为“空中利剑”?一探巡航导弹的百年进化史

(7/10)

巡航导弹如何成为“空中利剑”?一探巡航导弹的百年进化史

第一,是体系支撑、协同作战——

一方面,作为现代化武器,巡航导弹在实战中涉及目标探测系统、任务规划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发射系统、技术保障系统等不同部分,只有整个作战体系有效配合、协调运转,才能保证巡航导弹发挥最强效能。如果不具备成熟的指挥通信体系,也没有庞大的卫星资源,仅仅列装武器,并不能完整发挥巡航导弹的战斗力。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智能化的作战趋势下,弹群协同作战的战斗模式日益凸显。2017年,美国启动“灰狼”导弹技术验证项目,正是谋求通过强化导弹的网络化协同作战能力,为执行多弹协同攻击作战任务提供可能。

第二,是加大射程、纵深打击——

增加巡航导弹射程,可以在敌方防空火力外实施纵深打击,保证发射平台安全,减少己方人员伤亡。

让巡航导弹提升打击距离,这个想法并不新鲜。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苏两国就开始研制远射程战略巡航导弹。美国的“鲨蛇”导弹曾在飞行试验中跨越8000公里的射程,苏联的“风暴”导弹也在一次试验中飞行了6500公里。然而,这些导弹发射成功率极低,而且飞行速度慢、时间长,很容易被发现和拦截,制导精度更不理想。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