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派|“史上最强”登月火箭SLS首飞,却有点却生不逢时

(2/8)

技术派|“史上最强”登月火箭SLS首飞,却有点却生不逢时

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的成功是美国宇航局(NASA)最高光的巅峰时刻,但这一巨大成就也让美国民众和议会放松了对NASA的支持。NASA此前享受到的是“所求即所得”的按需分配待遇,此后得到的待遇是预算一路下滑,新的航天计划必须量力而行。由于预算从巅峰时刻断崖式下滑,NASA放弃了同时推进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的计划,即使是20世纪70年代最优先的航天飞机项目,指标和设计也不得不一再缩水。航天飞机最早曾计划改进“土星五号”火箭的第一级作为第一级,这样的方案继承性好、性能强而且安全性最高,但研发使用成本也最高,预算压力下只能变成捆绑大型固体助推器的方案。

NASA在航天飞机项目上彻底告别土星五号的技术,不仅为日后无数登月阴谋论者提供了素材,更重要的是航天飞机运载能力只有29.5吨,这个运力对发射普通卫星或是空间站舱段绰绰有余,但对于载人深空探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载人火星探测方案需要把上千吨的载荷发射入轨,而且其中不乏上百吨的单一模块,这些模块不可能拆成20吨级小模块交给航天飞机发射。

幸亏航天飞机本身就是一种入轨质量上百吨的大型航天器,以它的先进推进技术为基础,就能衍生出百吨级运力的重型运载火箭。苏联已经有能源号重型运载火箭珠玉在前,美国的航天飞机衍生运载火箭(SD-HLV)概念也始终是重型火箭方案的首选。从早期的航天飞机-C方案到“星座计划”下的“战神一号”以及现在即将升空的SLS重型火箭,概念上都属于SD-HLV一族。不过对比苏联的“能源”号火箭,SLS火箭首飞可是晚了30多年,NASA预算本来就捉襟见肘,发展路线又举棋不定,导致项目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从“土星五号”到SLS重型火箭,NASA来回折腾的苦涩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