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丨一名指导员的“带兵方法论”

(3/12)

军营观察丨一名指导员的“带兵方法论”

批评非但没能解决问题,反而引发了当事人的强烈不满。这让张峰感到,事情并非炊事员王阳懒惰散漫那么简单。

张峰找到王阳了解情况,王阳将“苦水”一下子倒了出来:炊事保障力量弱,一个人要做几十个人的饭,油烟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分队里高级军士比较多,有的老班长不愿上灶,只是洗菜切菜……

此后,张峰主动当起了炊事员。起初,炊事员们觉得别扭,总会礼貌地抢走他手中的活儿。渐渐地,眼见指导员“赖”在后厨,他们也只能把一些不要紧的活儿分给他做。

很快,炊事分队存在的问题被张峰看了个明白——警卫勤务连的炊事分队负责整个场站的炊事保障,一日三餐要接受数百名官兵的品评。人少、活多、压力大,炊事员们心里有怨气,长期得不到缓解。

为了给炊事员的不良情绪找到出口,张峰在连队开展“炊事交流日”。他利用每周三晚上的时间,和炊事分队的战友们坐到一起,与他们分享菜品制作方法,听听他们的意见,收集他们的建议。同时,在分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年轻战士讲讲自己的班长,让老军士谈谈遇到的困难。

炊事员们敞开心扉,越来越多的情况收录进了张峰的笔记本——

“带着昨天的隔夜气,想着今天的夹板气,闻着眼前的灶火气,身上一股子油烟气,心里满是不服气,只能对着饭菜发脾气。”这是张峰为炊事分队总结出的特点。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