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面孔:守望“飞鲨”

(7/12)

士兵面孔:守望“飞鲨”

战机呼啸着由远及近,随后很快消失在天边。小院里又回响起单调的滴滴声。

这些年,台站的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其中,1名战士考上军校,2人立功。马锦曾一直坚守在这里,整整12年。常年与寂寞相伴,田野一角的这座小院早已成了他的家。

院子里,马锦曾亲手种下的果树已经枝叶繁茂、亭亭如盖,碧绿的葡萄藤爬满了廊亭,为小院平添了一抹清凉。到了秋天,小院将迎来丰收,苹果、红枣、山楂、梨子……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散发出沁人的清香。不久后,单位的运粮车会满载小院的心意,分发给主营区的战友们。

不少新兵刚来台站时,心里多少带着点不甘。作为海军,却守在一方小院里看不见海;要保障舰载机,却不能登上军舰;身在军营,每天见到的只有两名战友。为了给生活增添乐趣,帮助新战友尽快融入台站,马锦曾花了不少心思:组织三人厨艺比拼、象棋比赛、知识竞赛;耐心地给新兵讲台站历史、带教熟悉业务;发动大家整理小院,种下绿油油的青菜……他像个永不停止的陀螺,更像一个大家长呵护着年轻战友的成长。

台站会议室的墙上贴着一张“一周学习工作计划表”。作为典型的“小散远”单位,台站的建设管理比一般单位难许多。为此,马锦曾想了不少办法。距离营区远,他申请加装了视频会议系统,教育、点名,事事都能参加;院子不大,就因地制宜建起小型篮球场和阳光健身房,体能训练、娱乐,都不耽误。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