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随着对激光功率要求的提升,化学激光器存在的体积难以控制、维护性较差、打击持续性不足等先天缺陷渐渐暴露出来。美国空军曾在氧碘激光器基础上启动了“战术高能激光战斗机”项目,旨在给战机配备用于近程防御的激光武器。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如果要实现100千瓦的功率输出,氧碘激光器将重达80吨,只有大型运输机才能装载,且空中最多“开火”24次就要返回地面补能,发展空间非常有限。陆海军基于化学激光器的高能激光武器项目也遇到类似问题。于是,美国不得不放弃了研究已久的化学激光器技术。
走弯路当然令人沮丧,但伴随这个过程,收获也客观存在,比如其在波束控制、抗干扰传输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些经验后来被应用到“改弦易辙”后的新项目——基于固体激光器和自由电子激光器的高能激光武器开发中。但是,也正因为转换方向不久,美军要想快速推动新的激光技术向武器转化并不容易,因为太多的技术突破需要用足够的时间来换取。
8年前,当所谓的第三次“抵消战略”被雄心勃勃地推出时,美军肯定不会想到,当年瞄准的“颠覆性技术”群,至今未有一项真正起到颠覆性作用。相反,其他国家在部分前沿技术领域已有“反超”之势。2018年3月,“佩列斯韦特”激光武器交付俄军。同年12月,“佩列斯韦特”开始担负试验战斗值班任务。2019年,俄国防部长宣称,“佩列斯韦特”激光武器已在战略火箭兵5个导弹师担负值班。据称,“佩列斯韦特”能发射高功率的激光束,射程很远。